
有人喜愛收藏古董、老車,歷經歲月洗禮 留下更美的證據
時間就是金錢;也似乎巧妙的印證在某些炒作的事物上頭
但是文化與回憶呢?
累積世世代代 一甲子的能量,卻逐漸被遺忘與埋藏
寂寞的文化命在旦夕 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支撐,再次發揚光大!

台北市商業處舉辦【美食Go Go Go踩線團】
105年11月12日(星期六)-飄香半世紀.重現老滋味
105年11月13日(星期日)-倒轉肆拾載.回味永無窮
105年11月19日(星期六)-前進半甲子.風華全年代
105年11月20日(星期日)-穿越各世代.雋味恆流傳
本次體驗族群:愛評網/民眾
集合地點:台北捷運善導寺 2 號出口
流程與上周相同,報到後參與者會得到一本活動說明與工作掛牌
陰陰的天氣帶點水氣 也讓人嗅到落雨的預兆。

『上海鄉村』位在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大樓
從善導寺捷運站漫步走來 不到十分鐘就抵達
偌大的仁愛路上 Dustin每次都是騎車經過
鮮少難得有機會駐足停留,更別說是進去位在B1的餐廳。

1982年成立至今已經超過半甲子的歲月
歷經 經濟動盪、餐飲文化的改變
老餐廳的生存之道究竟是為何? 令人非常好奇!
上海鄉村秉持 『 作工精細的創業精神,嫻熟紮實的手藝 』
扎實的料理功夫抓緊政商名流的味蕾 卻也不忘創新、前進
讓前往用餐的客層範圍更加廣泛。


『聚餐會所』是給Dustin的第一觀感
套上香檳金色澤椅套、可轉動的大器圓桌
服務人員一身白衫黑褲背心,讓人強烈到感受到年節與婚宴的氣氛。


提供:婚宴/套餐/小吃/桌菜
今日桌菜:十道主菜 +兩道小點 +一盤水果
適合8~12人用餐,可依預算選擇合適價位的桌菜。

肴肉拚素鵝
第一道登場_上海開胃冷菜 色彩 擺盤用心講究。

鎮江肴肉
一向對這類型的冷菜敬而遠之 總會有股錯覺,這道菜腥羶氣味一定很重!
但隨著接觸的食物越來越廣泛 也就不再這麼抗拒。
選自豬前腿肉、並以醬料醃製 再以中火蒸熟2小時,並以豬皮打底鋪上豬腿肉絲,沾取少許鎮江醋提味
豬肉絲口感細緻 肉凍部分柔暖中帶為微微Q勁。

脆皮素鵝
看似單調 但是製作過程耗時的功夫冷菜,得先將菇類、蔬菜爆香鞭熟備料
接著將腐皮浸泡醬汁,備料包入腐皮蒸熟最後煎炸
上海鄉村使用的腐皮厚實 且不帶油膩
內餡蔬食 菇類也不見素食料理的【素味】

三絲蜇皮
刨入黃瓜、彩椒與蘿蔔絲點亮色澤,海蜇皮帶點蒟蒻的口感
調入和風的微酸醬汁 熟度掌握精準
海蜇皮脆口不帶韌性 也不見絲毫腥羶海味。

無錫脆鱔
上海鄉村的招牌菜色之一 外觀塔成三角寶塔
以鹽水悶煮去腥 並且去骨去內臟,再以近200度由溫瞬炸
醬汁:蔥、薑末、黃酒、醬油、白糖顛翻調

深褐色鱔肉口感鬆脆香酥不刮口、醬汁鹹中帶甜 對Dustin來說淺嘗即可
特殊的功夫上海菜,讓人顛覆對鱔魚就是得快火的料理方式。

干炸鮮筍
採用當季筍類_筊白筍,使用湯匙挖下筍尖細緻部位再油炸
一旁暗紫色菜類又是什麼? 猜測是紫蘇、海苔
答案卻是_ 老鹹紫菜
高溫鎖住茭白甘美,夾著鹹甜酥脆老鹹紫菜入口滋味新奇美妙。

紹興醉雞
雞腿部位蒸煮後醃泡醬汁18個鐘頭,緊縮的雞皮以不見嚇人毛孔
也沒有可怕未處理乾淨的雞毛
脆口彈牙的肉質帶著紹興酒香,冰涼的口感更佳喚醒食慾。

百果烤白菜
上海菜講究多樣化料層面 白菜以文火慢烤燒出紅澄色澤
入口能感受保留一絲完整脆度,近快到達軟爛的口感時 立即收手
才能留有不同於滷白菜的口感。

清炒蝦仁
不使用冷凍或是剝好的泡水蝦仁 均每日採買劍蝦
蛋清、太白粉薄裹蝦仁,再以低溫細火輕焙
蝦仁個頭雖然短小 但是每口都能感受到劍蝦清甜自然的彈口
如此著重品質 不怕麻煩的餐廳確實不多見。

鄉村烤方腳蹄
本日最後矚目的招牌菜_烤方
在網路上有網友發起議題,這道菜餚基本上不能稱作烤方
因為烹調過程中【烤】並沒有參與
若有捧友了解 ,還請留言私訊Dustin 已經激發起我的好奇心!

烤方
將精選厚度約十到十二公分的帶皮五花肉墊在雞骨上,
淋上醬油佐上冰糖再放入大鍋 以微火慢燉煮六個鐘頭,
讓雞骨高湯與滷透的五花肉徹底融合,再淋上收至精華的滷汁。


腳蹄
以烤方燉煮出的精華醬汁,拌上豬腳蹄、茭白筍與香菇
上頭撒上青蔥點綴 與烤方一同入口 更加富有層次與口感。


刈包

夾上一塊厚實烤方 包入白胖的麵皮裡頭
點端豬皮膠質已經被逼出,中段花肉部位油脂相當驚人
瘦肉比例約占3分半 已燉煮至軟爛感受不到纖維感
醬汁調味上看似深濃醬色,品嘗起來不鹹口
但花肉占比還是略高 油膩感偏重。

煙燻馬頭魚
印象中沒有吃過馬頭魚,是屬菲律賓、日本 中國沿海魚種
魚身體積相近養殖鱸魚、頗具值量 。

馬頭魚魚肉口感擁有黃魚的細緻、卻又帶點彈性
吸引饕客的地方 莫過於帶著蝦蟹氣味,與Dustin非常喜愛的金線魚非常相似
差別在於金線魚個頭較小 魚肉纖維更密集
帶著強烈煙燻氣味的魚肉,像極了烤肉木炭的錯覺
一旁附上的番茄醬、美乃滋 倒是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砂鍋醃鮮
近年的煨麵盛行,一度挑戰大受歡迎的日本濃厚派系_拉麵
別於國人不習慣的日本拉麵重鹹湯底 煲湯湯頭較吻合Dustin喜愛
由豬大骨及老母雞細火慢燉,至膠質化入湯底中
再加入金華火腿、豬五花、鹹肉、百頁結、鮮筍、青江菜等食材
嚐起來較為清爽 但是鹹度負擔也稍重 湯底另外可以續加。

豆沙鍋餅

密密麻麻的白芝麻覆滿餅身 以低溫慢培
逼出芝麻香氣與多餘油脂,軟糯的餅皮裡夾著香甜紅豆泥
一旁附上花生粉提供沾取 鍋餅中參雜一股鍋邊氣味。

芝麻蔥燒餅

Dustin一向喜愛酥餅、胡椒餅的小點
一嘴饞就會在外頭燒餅店報到
千層鬆酥的餅皮不嫌油 包裹著討喜的青蔥與絞肉
嘗上一口 再配上一口茶,我想當眷村的孩子。

季節水果
西瓜甜度稍低,柳丁是目前當季的水果
做好稱職_飯後清潔口腔油膩的好幫手。


搭乘捷運 松山新店線:中正紀念堂站→北門站
第一次在捷運_北門站下車,於2014年11月15日正式通車
捷運_北門站正好位於捷運松山線與桃園機場捷運的交會處,但機場捷運並未於此設站
因此兩線之間必須透過與台北車站相互連通的地下街進行站外轉乘。

導覽講者 林育芬小姐
整個下午的一路上 都交由林小姐帶領解說
與上禮拜講師敘述導覽風格全然不同,呈現歷史風貌的口吻。

台北 │ 城市散步
一樣發給每個體驗者收音器,時時刻刻都能清楚地聽到導覽講者的說明
非常便利 不過Dustin這禮拜還是忘記攜帶自己的耳機 。

臺北工場
日治時期為提供鐵道、車輛維修等業務需求而增建的「車輛修理工場」
在2007年因捷運工程 進行臨時挪移,歷時5年多才重回原位。


以樂高積木呈現原始樣貌,不僅吸引鐵道迷 也讓積木狂人產生興趣

台鐵管理局舊廳舍_國定古蹟
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築,因為年久失修,目前並無對外開放。


鐵道部舊廳舍所在區域,清治時期稱為「河溝頭」
台北城尚未拆除時,城外還有一條引自淡水河的狹窄護城河
日治時期為鐵道部辦公場所,原以海路為主的商業發展 後轉型為陸路為主的經濟發展
園區目前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代管並進行修復工程,
2014年動工預計於2017年做為「鐵道部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延平南路
舊名_撫台街,目前是台北市相機第二大老街
街巷藏許多美食老店:鄭記豬腳飯、中原福州乾麵、清真黃牛肉麵館、東一排骨總店 等店家。


撫台街洋樓_「高石組本社」
台北市僅存日治時代之商用建築古蹟,因該古蹟多為官署建築少有民間店舖,格外珍貴。
建材多採用石器、木作,故稱為「石頭厝」或「大和町洋樓」。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連棟式街屋建築外觀上最大的特徵:
立面上的陡斜屋頂、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
【撫臺街洋樓】整體裝飾簡潔而不複雜,雖質樸細部卻不失細緻
深受歐陸古典風格之影響,呈現簡潔與美。


北門_承恩門
清代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正門
落成於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是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


北門_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
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台北城;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

日治時期強硬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
1905年拆除西門後,原本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
後來在學者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
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_原名『台北公園』
是台灣第一座歐風都市公園,坐擁百年歷史
民國85年2月28日,豎立於新公園內的和平紀念碑正式揭碑
在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主導下,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並於隔年在公園內設立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成為一個追溯歷史、撫平傷痛的紀念公園。


中山堂_市定古蹟
是用以紀念孫文而常見的建築名稱 落成於日治時期的1936
稱為【臺北公會堂】,是當時日本第四大的都會公會堂
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為公教人員免費電影院與國民大會開會的所在地。


淨足池
日人將脫鞋文化與個人衛生的注重,從淨足池的設計就能看到
早期路面多是泥巴石子路, 民眾要進入像中山堂這樣的公共場所前
需要先將鞋子上的泥巴沖一下才能進入
若當時還買不起鞋子的話,就是利用淨足池來洗洗自己的腳 才得以進入。

菊元百貨
搶當是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硬是比 台南_林百貨早開兩日
開幕後再停業一個禮拜 Dustin想想這又能算第一嗎?
造成話題無非是擁有自動化電梯、配置電梯服務小姐
其樓高六層,加上頂樓的瞭望台為七層,因而被號稱為「七重天」。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城內分行_原臺北信用組合
二戰後,臺北信用組合改組為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
建築物中央頂端_貓頭鷹裝飾『意旨守護您的資產』
至於後來發生的弊案事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寶成門_西門裝置藝術
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 可惜已被日人拆毀
晚間觀賞看裝置藝術較美,建築內崁入繽紛的燈光
並且在裡頭設計座椅 提供遊客休憩。

國立臺灣博物館_國定古蹟
始建於日治時期,不但是臺灣歷史最久的博物館
主要館藏為臺灣人文史料與自然產物以:地質、礦物、動物、植物、原住民以及歷史的收藏為主
並且還收藏了包括:農業、水產、工藝、貿易、林產等資料,並保存近四萬件標本。

漫步聆聽許多不曾駐足與了解的台北歷史文化,彷彿自己也參其中
讓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擁有更加深度的見解
往後攜帶朋友遊玩,還可充當小小導覽解說員。

創立於1943年_高記 在台北目前有4家分店
在1969年落腳在台北永康街,是許多來台明星、遊客喜愛造訪的餐廳之一
饕客們常常在鼎泰豐與高記間爭論、徘徊
這是Dustin頭一次來到高記用餐。

上菜前 免不了餐廳經理的熱情介紹
訴說介紹本季推出的小籠包新口味。


用餐環境
永康街是老店面,用餐空間略為擁促狹小
建議若用餐人數較多 可分桌、或者前往其他據點用餐。


上海生煎包麵點這味著實讓許多饕客著迷
望著主廚以中強火 半蒸半炸著煎包,並不時翻轉鍋面
使得每顆煎包底部都能擁有黃金色的脆衣。


調味品
每桌基本上附上 醋、醬油,喜愛原味的Dustin則一滴不沾。

高式酸辣湯$180
酸辣湯是款很平凡的湯品, 在一般麵館與家常料理均能見到
也令人好奇來此處會有多少人,願意點上看似普通、價格稍高的湯品。

酸辣湯裡頭配料也是常見:金針菇、黑木耳、豆腐絲、豬絞肉
但一口卻能喝出平凡中的美味 勾芡的湯底非常細滑
酸度自然帶點醋香 卻沒有搶味的胡椒辣度打擾
尾韻咀嚼間感受著豬絞肉散發的鮮甜。


蟹黃蒸燒賣$240
燒賣外皮口感較為軟爛 少了可與內餡互相打架的Q彈感
上頭點了一撮魚卵 蟹黃與內陷扎扎實實在嘴裡延展。

蝦仁燒賣$280
個頭略中的蝦仁燒賣、口感脆口 ,並沒有帶上太大的驚喜
主要是選用的蝦仁非當日新鮮現剝 少了自然的鮮甜與咬感。

蝦仁蛋炒飯$220
不帶醬色的飯粒 單純以鹽、胡椒調味 ,飯粒帶著濃濃的胡椒氣味
沒有期待的蝦湯點入 蝦仁表現也與燒賣稍感相異
唯一值得一題就是不油膩、粒分明的炒飯。

元籠小籠包$200
許多人口中的湯包,單純包入豬絞肉內餡
讓受熱的肉凍化作湯汁 能在嘴裡感受湯汁的溫熱
內餡調味上不會太過鹹口 外皮雖薄、卻還能帶點咬度。

花菇蝦仁小籠包$280
鮮嫩花菇混著豬肉內餡、包入草蝦仁
送入嘴裡滿滿菇香, 嚼著碎花菇與草蝦帶來的脆度
新菜色償起來較有特色 並且少了幾分元籠湯包的油膩感。


蟹黃小籠包$280
色澤帶上粉橘色 增添了蟹黃色彩的湯包
在嘴中多了兩分漿稠感 口中還能感受一絲絲蟹蝦的滋味。

上海鐵鍋生煎包$280
許多饕客衝著本店招牌_生煎包 ,從外看看起來就像南部口中的_小籠包
擁有包子白胖、飽滿的相貌 上頭撒上白芝麻增添香氣與裝飾。


煎包底層附著似有似無的冰花,咬開厚實的老麵皮 露出粉色的小肉球
麵皮與內餡比例約7:3 與心目中的黃金比例正好相反。
肉球體積瘦弱、 調味上帶著薑氣 老麵皮雖能感受扎實的咬感
卻也少了薄皮生煎包帶來的薄脆感 是款走向扎實、厚皮的煎包。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